为做好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泗洪县早谋划、早调研、早准备,坚持因村制宜,精准用力,将重点难点村居作为主攻方向,选优配强打造一支“升级版”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突出查弱找差,选准“后备书记”。各乡镇对村“两委”班子运行状况进行深入调研,逐村查找问题,详细分析原因,根据换届难度将村居排序,分出“好”与“差”,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县委组织部。常委部长、分管副部长分别带队到经济薄弱村、软弱后进村、信访矛盾突出村、书记到龄村,以及书记缺职兼职村、乡镇机关单位下派挂职村等6类56个重点难点村居,逐个调研,解剖问题,帮助乡镇制定解决方案。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组织考察和竞争性现场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村书记后备人才基础上,拓宽视野选贤任能,选准“后备书记”。
突出培养锻炼,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后备书记”适岗培养,乡镇党委将其明确为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县委书记带头授课,提出“五个过硬”要求,即党建业绩过硬、发展能力过硬、民主管理过硬、群众口碑过硬、廉洁自律过硬,帮助“后备书记”明确目标任务,提升工作能力。县乡联动实施“青蓝工程”,有针对性的挑选30名优秀的五星村书记和“后备书记”师徒结对,通过实地交流、谈心谈话、参与对方重点工作以及共享资源等方式,尽快帮助后备书记及所在村居实现“三有一提升”目标,即后备书记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有一个运转高效的好班子,有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有一套规范管理的好制度。
突出动态调整,开展专职化试点。县委组织部每月定期与参与结对的“师傅”、“徒弟”谈心谈话,定期与乡镇党委交换意见,并深入村居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对不能胜任工作、群众满意度低或信访问题突出的“后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重新选拔任用。如果支部书记在本地确实难选,换届时将开展专职化试点,面向全县招聘村书记,防止选不到就降格以求,确保换届实现“村村都有好书记”的目标。截至目前,因不能胜任工作被调整的“后备书记”5人,因群众满意度低被调整的“后备书记”6人,准备开展专职化试点的村居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