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全力打造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启动以来,XX县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编制完成《XX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于2017年12月成功入围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在省级推荐、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2019年2月2日,XX县示范园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委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XX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XX生态工业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84.12亿元,实施项目22项,重点建设园区特色小镇、六坝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以发展生态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高标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一是着力打造园区特色小镇。以全面改善县域内高海拔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承载功能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程度高等平台优势,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6000亩的生态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从2019年开始利用3至5年时间,重点将祁连山浅山区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居住的3万多名农户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入园,以“大搬快聚”促进富民安居,真正让高海拔地区的农民群众“搬得下、搬得出,稳得住、稳得久,富得起、富得快”,从根本上缓解祁连山浅山区生态压力,解决高海拔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增收致富困难、地方病多发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步伐。
二是倾力打造六坝田园综合体。按照“以旅游为先导、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流通基础为支撑、体验为价值、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六大理念,坚持“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老百姓经营文化”的思路,集中建设农业产业区、休闲聚集区、文化景观区、生活居住区、综合服务区“五大板块”,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乡村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整合六坝镇周边土地、产业等资源,依托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台湾芊卉国际园艺公司,投资3亿元改造1000座设施大棚,建设集高端花卉种植、观光、销售为一体的花卉产业园;依托六坝镇苹果梨适生产区优势,流转周边农户土地6000亩,实施土地整理、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引进海升集团建设矮冠苹果、苹果梨栽培示范基地,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外部市场,台湾芊卉公司培育的蝴蝶兰、百合等高端花卉产品,经武威保税区“天马号”专列销往中亚、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海升集团大力发展果蔬鲜销和消费饮品业务,拓展大型商超、连锁、电子商务等渠道,着力打造高端果蔬品牌,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精心规划建设集中展示田园综合体特色文化、吸引游客驻足观光消费娱乐的小镇客厅,重点实施六坝集镇1773户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和乡村民俗一条街项目,建设四坝文化遗址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韩正卿事迹陈列馆、河西解放纪念馆等文化景观区,着力打造集休闲垂钓区、农产品观光采摘区、娱乐健身区、花卉展销区、地方美食文化体验区为一体的农业文化创意园,配套完善小城镇住宿接待、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电商物流、健康养生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六坝田园综合体服务功能。
三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做大一产,计划投资18.3亿元,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以六坝田园综合体花卉产业园、梨园为依托,重点发展特色花卉、林果产业,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实施海升6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项目、戈壁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项目,打造甘肃河西地区戈壁农业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生态示范项目。围绕做强二产,计划投资19.4亿元,持续培育壮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在生态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实施滨河九粮液文化产业园二期、香港祥丰电子产业园、甘肃利鸿600吨含氟新材料生产、甘肃开元塑业PVC管材生产、康王药业美妆产品生产、山东淄博天音公司万寿菊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12项,加快凸显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效应,以工业化带产业化促城镇化。围绕做强三产,计划投资20.6亿元,融合四坝文化遗址博物馆、韩正卿事迹陈列馆、河西解放纪念馆、乡村民俗特色饮食街、圆通寺、北极宫等资源,发展集民俗风情展示、历史文化再现、红色传承教育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实施“西部药都”中药材产业园、井泉药业中药材物流基地及加工、“一带一路”冷链物流仓储、方舟温泉水世界二期、温泉医养融合等项目,持续扩大“西部药都”影响力,打造温泉医养融合养生养老基地。通过生态工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产业振兴新路子,吸引近10万人落户园区、置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