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四个着力推动非公经济发展
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研究制定《XX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XX县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风险补偿暂行办法》《XX县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制度》等政策性文件,采取“助保贷”、企业应急周转金、电价补贴、融资平台担保、税收奖励、土地出让金减免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企业难题,为腾达西铁公司、爱福农业公司等骨干非公企业落实补助资金1100多万元。结合“四办”改革,在市民大厅综合设置办事窗口90个,24个部门单位入驻市民大厅,进驻行政审批事项30项,便民服务事项76项,取消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41项,为企业发展降成本、减“包袱”。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行工商登记“便利化”,全县共有私营企业4076户,新增注册资本170亿元。各类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二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2018年,全县非公经济新建、续建项目38项,计划总投资243361万元,至目前完成投资78039万元,已建成投产项目9项。上半年,发放“助保贷”850万元、企业应急周转金30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6840万元,全县80% 以上的规上企业复工生产,祥永啤酒麦芽公司6万吨麦芽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取得了新进展,全县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项目建设有力带动了全县非公经济的发展。三是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成立水投、农投、城投、交投、旅投等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与县工行、建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政银企对接协调,选定10户以上具有发展前景的非公企业推荐给各商业银行,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多渠道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入西安华通新能源公司、山西聚福德商贸公司、居然之家、浙江商会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的非公企业落户山丹,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四是着力强化统筹服务。协调相关部门成立马铃薯产业协会、啤酒大麦协会、中药材协会、农业商业联合会等协会,特别是支持成立了青年创业商会、南山投资商会等商会,协调解决外地客商的困难和问题,加快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步伐。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向城北工业园区和张掖国际物流园集中,促进了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目前园区各类企业达到100多户,开发建设了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结合全县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县城建成万和商业广场、中兴商厦、山丹美食城、综合农贸市场等商业综合体,在农村建成了位奇、霍城、陈户等规模较大的村镇市场,培育电商物流企业100多家,引领带动了教育培训、医疗养生、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