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勇担当 奋发有为开新局
1月17日至18日,西山区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市政府工作报告、滇中新区经济发展报告,审查了计划、预算报告。
周红斌代表说,过去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昆明市保持定力、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充分体现了省会城市担当。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问题分析精准科学,目标设定切实可行,工作部署明确具体。西山区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要树立信心,找准发力点,想方设法挖掘潜力。建议:一是依托云投、能投等省属国有企业总部优势,优化存量资源、挖潜赋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围绕山水相连、生态湿地等生态优势,聚焦西山滇池沿岸,打造农文旅融合美丽乡村新业态,创建西山风景区、融创滇池后海文旅、文创示范带。三是盘活现有楼宇资源,招大引强,打造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数字文创等新业态。四是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上再发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各项工作加以推动。
王忠代表说,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工作内容详实、亮点突出;工作部署思路清晰、措施具体,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议:一是要利用好滇池保护治理、环滇绿道建设成果,借鉴杭州西溪湿地建设经验,打造具有西山特色的绿色经济品牌;要强化磷石膏综合利用,推动生态修复向可持续发展转化;要加强滇池沿岸美丽乡村个性化、精品化建设。二是要用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确保房地产稳中有进;用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中村改造政策,重点将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片区、长坡片区纳入政策大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三是要强化项目招引针对性,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要立足丰富楼宇资源,招引优质总部企业,形成总部集群。
朱滔代表说,报告站位高、立意新、谋划深、措施实,西山区将切实把报告部署的重点工作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园区经济优势,支持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增强现代服务业活力,以更实举措推动经济增长。二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以更高质效增添发展动能。三是要加快推进昆明铁路枢纽西客站及站城一体化TOD建设进度,以更大力度融入发展大局。四是要做好滇池保护治理,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五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以更强担当践行为民宗旨。六是要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持续修复政治生态,以更严作风助力高质量发展。
张凌代表建议,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加强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二是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在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公平环境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三是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融入成渝经济圈,用好上级政策,全力争取地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四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上力争突破。
刘和兴代表建议,一是在加强沪滇合作基础上,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抢抓新机遇。二是争取国家“东数西算”中心落地昆明。三是提升服务业水平,学习总结哈尔滨等城市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和配套设施建设,让服务业发展模式更精细、更长效。
姜若宁代表建议,一是要加强高位统筹,在推动落实中不断调整完善实施细节,在内涵总结、路径探索中持续发力。二是强化结果导向,加强对目标任务监督问效,确保达成既定目标。三是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围绕建设文化和旅游“双强省”目标,全方位挖掘旅游产业潜力空间。
心明代表建议,一是利用好昆明作为辐射南亚东南亚中心的优势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挖掘人文历史底蕴,打造新亮点。
任云松代表建议,一是关注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随改造工程大面完成,应考虑备有预案,接受雨季来临考验,应对淹积水和排除污染源隐患。二是加强农村污水收集整治,通过监督调研理清现状、摸清底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实质改善。三是凝聚共识,认真贯彻落实滇池保护条例,深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四是聚焦城市品质化、精细化管理,围绕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共向发力,彰显昆明“大城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