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区六项措施力促精准扶贫村医疗保障水平提升
一是着力提高卫生室建设水平。筹资24万元,在全区12个精准扶贫村建成80到100平方米的高标准村卫生室,配备“10小件”基本诊疗设备,实现了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预防接种室“五室”分离。
二是强化业务工作指导。协调市、区医疗卫生机构选派5名医学骨干担任派驻贫困乡镇卫生院副院长,驻点开展挂职工作,指导辖区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村级三件事”,提升卫生院综合管理水平。
三是优化农合补偿政策。对全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住院起付线降低30%、提高住院报销5%;对确诊为4类33种门诊特殊病的建档立卡户,住院费用报销补偿比例提高10%;对患有50种住院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户参合农民,医药总费用执行全省最高限额,重大疾病患者补偿不设起付线,在限额内按患者实际费用的70%补偿。
四是稳步提高村医待遇。在全面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一般诊疗费及新农合支付政策,对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建立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使全区335名乡村医生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乡村医生享受养老金。
五是扎实开展巡回义诊。抽调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96名医护人员,成立12个巡回义诊医疗专家组和健康教育宣讲服务队,每季度开展1次医疗义诊及健康教育工作,义诊病人983人次,发放药品价值0.84万元,开展宣讲1980人次。
六是积极组织健康教育。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和“中医适宜技术进家庭”活动,免费发放健康工具包、健康手册18000多套,为271户贫困户全部建立精准健康档案,7185户家庭接受6项食疗保健技术培训。全面落实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培训讲座98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