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四聚焦”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聚焦稳就业,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将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全市十大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智能终端等特色产业,加强劳务用工对接,采取新上项目跟进、民营企业吸纳、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至目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97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24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0%,控制在4%以内。
二是聚焦促就业,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定期举办招聘会,积极为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成员、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和各类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多渠道促进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就业、促输转”的工作部署,广泛收集省内外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最大限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精心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切实让劳动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找到一个务工岗位,拥有一份稳定收入。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制定岗位管理办法,规范人员安置和管理。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9场次,提供岗位4461个,达成意向性就业361人。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3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亿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357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13人。
三是聚焦引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创业补贴、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改善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城乡待业青年、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围绕发展“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种养殖等特色产业,大力开展自主创业。深入贯彻省市区关于创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的扶持政策,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办法,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大学生和农民创业孵化体系,充分调动各类群体创业就业积极性。至目前,已建成创业孵化基地9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5个,共吸纳孵化企业241家,吸纳带动就业36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0万元,带动就业238人。
四是聚焦保就业,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一网通办要求,建立健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规范清理各类证明和手续,及时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严格落实复杂事项“最多跑一次”服务要求,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至目前。已将就业创业13项相关办理事项纳入甘肃政务服务网以及各级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一体化办理;将3项可共享数据资源纳入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数据资源共享范围;制成13个公共就业服务事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和办事指南,同时印制办事指南小单页,实现办理事项一次性书面告知;落实12项可实行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拓宽容缺材料后补的途径和方式,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