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四个聚力”擎画人水和谐美丽画卷
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XX水资源现状,以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扛牢节水旗、守好生态屏障,聚力源头治理、水网建设、河湖复苏、四水四定,在西北戈壁荒漠上擎画了一幅碧波畅流、人水和谐的塞上江南美丽画卷。截至目前,全市整治河长34.6公里,综合治理全口径水土流失面积6829.2平方公里,恢复水域湿地面积58公顷,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成效凸显。
一、聚力源头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扎实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涉水生态项目,2021年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1.4亿元。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黑河生态环境一体化修复提升工程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208.97平方公里,封育、封禁面积998.67平方公里,治理“三化”草原面积343.33平方公里,全市近三年累计造林面积150万亩以上,林草植被持续恢复,祁连山源头区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聚力水网建设,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以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安全、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现代水治理体系为目标,以连通河流湖库、补充生态水量、增加水面面积为手段,全面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等重点项目,清淤疏浚及岸坡整治河道62.86公里,整治湖塘9座,配套建设各类水系建筑物311座,整治生态蓄水池8座,实现了生态安全、水清岸绿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黑河XX等江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落实投资6281万元,综合治理河长34.6公里,全市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河道周边环境持续改善。
三、聚力河湖复苏,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以建设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为目标,聚焦解决“六水”问题【水害、水少、水脏、水浑、水乱象、水监管】,深入开展“聚焦小微边·共建幸福河”、河道采砂、岸线利用项目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落实“河长+”多维监管模式,全市1142名河湖长累计巡河3万多人次,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01个,整治率100%。全面完成市级8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修订和健康评价,140条规模以下河流划界成果全部通过省级复核。与xx等4市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整治成果,黑河、梨园河等主要河流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聚力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持续开展取水许可规范化、取用水专项整改提升行动,强化地下水监管,核查市县两级登记取水口11519个,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19.9亿立方米,达到省上控制目标要求。推行取水井“五个一”【一个管理责任人、一张取水智能卡、一份取水许可证、一台智能水表、一本取水台账】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机井计量设施配套建设,机井智能化水表计量率达到95%以上。引导用水户开展水权交易,推广水权转换实践经验,累计水权交易188单,交易水量1412万立方米,有效盘活总量指标。深入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5。大力推进节水载体、节水型机关建设,累计完成包括企业、学校、单位、小区在内的节水载体共130家,大满、盈科、友联等7个灌区申报国家级节水型灌区。节水考核贯穿于县区政府目标责任体系,杠杆撬动作用充分发挥,显著促进产业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