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报信息才能被采用?

时间:2024-11-18 17:12 作者:信息简报写作网 字数: 字

如何上报信息

(一)增强向上级党委报送信息的适用性、可用性

报送信息的目的,就是希望信息为上级党委所利用,成为各级党委了解情况和进行决策的参考。这既是上报信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信息的基本功能和属性是为决策服务,领导和上级机关的需求就是信息工作的“指挥棒”。必须努力做到与上级党委需求对路合拍,与各地、各部门的情况对接,实现二者有机统一。

(二)把握需求,增强针对性

信息工作简言之就是领导需要了解什么和需要领导了解什么。只有了解需求,才知道报什么和怎么报,才能使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三)了解、适应、对接需求

如何了解信息需求?会议、讲话、活动、文件

如:稳定工作。宣传部门就有个如何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的问题;教育部门就有如何个抓好青少年教育,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问题;政法部门就有个如何稳准狠打击三股势力的问题;涉农部门就有个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打牢维护稳定的物质基础问题;企业主管部门就有个如何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关心困难企业职工生活,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再比如说春耕大忙时节,各个部门围绕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也大有信息可报。农口部门就不用说了,其它各个部门都要围绕为农服务报送信息。比如金融系统,就可以围绕如何从资金上为春耕生产服务报送信息,也可以是其中存在什么问题;技术监督部门可以上报关于开展打假活动,保证农用物资质量的信息,其它部门也都可以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反映部门的举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如果做到了,就可以说是了解了领导的需求,报送的信息才有实用性。

(四)把握信息收集角度和报送重点

1、及时报送上级需要掌握的重大紧急信息。

主要指:安全事故、灾情疫情、突发事件。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2、挖掘具有本单位特点的信息。

特色是衡量信息价值的重要参数。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思路,不同部门有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运行规律。  

3、用创新思维捕捉报送具有新意和创意的信息。

用新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用新的认识去思考问题,用新理念、新的语言、新的表达方式起草有新意的信息。

4、以特有的敏感提供具有预见性、前瞻性信息。

不仅要报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报可能发生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主动去发现和捕捉,细心察觉信息背后的信息和善于发现小中见大的信息。

5、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报送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主要指需要上级研究解决,又不宜公开宣传的问题类信息。对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主动调查研究了解到的问题、政策本身带来的问题和我们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信息对及时修正、完善政策非常有意义。

6、认真收集和加工处理重大社情民意类信息。

党和政府始终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贯穿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需要我们时刻把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和社会动向。

7、运用各种调研手段深入挖掘价值含量大的高层次的调研信息。

调查研究是挖掘精品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调研,理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

8、提炼、概括有一定深度的综合类信息。

有些信息和情况,作为单项反映或作为单个问题上报,显得单薄,缺乏力度,很难引起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注意和重视。必须要对大量零碎、孤立、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以整体上开发其深层价值,使之成为对领导决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高层次信息。

(五)处理和把握好信息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反映中心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注意配合中心,兼顾其它。搜集报送信息要围绕各级党政中心工作来进行。各级党政中心工作一般分为长期中心工作、阶段性中心工作和临时性中心工作。对于长期中心工作,要注意抓住关键时节,有计划地经常报送信息;对于阶段性的中心工作,要集中报送信息;临时性中心工作应坚持突出报送信息。总之,配合领导中心工作方面要注意用较多的篇幅集中和迅速的反映。同时,也要注意反馈其它各项工作的信息,防止一个时期过于集中报送某些方面的工作,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工作信息。

2、处理好“报喜”和“报忧”的关系。既要“报喜”,又要“报忧”,各种“报忧”的信息要占到一定的比例。在实际工作中“喜”与“忧”是同时存在的。这一客观存在,要求在信息编发上,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既反映工作中的成绩、经验,又反映工作中的问题、矛盾、失误。这是领导指导工作的需要。目前,“报喜”容易,“报忧”较难,而领导更为关心“报忧”的信息,因为它具有避误、解难、矫正和完善决策、推动工作的作用。领导在这种类型的信息上作指示最多。这类信息处理不好,往往引发重大问题。

“报忧”信息特别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明确报忧的重点。即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下达后,各地的执行情况和反映;执行政策中发生的偏差和失误,或政策本身不完善的问题;工作中的难点,特别是基层不易解决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一个时期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和需要引起领导注意的苗头性、潜在性的问题,重大的敌情、社情、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二是注意选择编写的角度。积极反映当地为解决问题而做的各种努力,以提高同级领导对报忧信息的接受程度。三是注意把事实核实准确。防止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无限上纲。

3、处理好反馈宏观情况和反馈微观内容的关系。搜集报送信息要注意较多的反映重大的方针、政策及其贯彻执行情况,反映重大的情况和问题,同时也注意反映基层的工作、经验,或倾向性、问题性的苗头。这类信息往往要做到以小见大,一方面便于领导更直接地了解最基层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些最基层的情况或问题或经验,可能会对全局工作有直接的影响或借鉴作用,或者具有推广价值。我们确定的各级直报点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4、处理好信息原材料多与信息要求主题单一、内容深刻的关系。从内容复杂的信息原材料中提出最重要的、最能反映本地区、行业全部工作面貌的,领导最为关心的,最急于了解的信息是对信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掌握情况、政策水平的考查。无信息素材出不了信息,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素材多了,又影响到编写出主题单一、观点鲜明、要旨明确的信息。所以在处理大量的原始信息材料时,要舍得取舍,无论多么精彩的语言或详实的数据,只要对主题无用就要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和删减。

如何上报信息才能被采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