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如何写才能被刊登?
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一、信息编写的要领
(一)迅速确定主题。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
(二)巧妙设计结构。设计信息结构就是政务信息素材的组合。结构合理,信息就会中心突出,条理清晰。一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种结构多用于反映事件的信息。二是以逻辑为顺序。如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的信息:编写顺序是这样安排的: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一起严重械斗事件,多少人伤亡,损失多大;引起械斗的原因;械斗的经过;处理结果。在这则信息中,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是交叉运用的
(三)精心制作标题。政务信息的标题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简洁明快,一语破的。信息标题一般不用引题,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目了然目前在实际编写中,许多人把标题放在正文前面作为首句,以增强信息的精炼性。
(四)写好信息主体部分。政务信息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所反映事物的叙述和说明,是所表明观点的依据。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材料运用精当其次是做到文字简炼、准确,即不拖沓,也不会含混。
(五)核实。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这一环节,是信息编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因此,信息工作人员在处理这一关时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二、信息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文章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主题是信息的灵魂,标题则是信息的眼睛。一个好的信息标题,往往有契领全篇,提示主旨,引起读者强烈阅读愿望的作用。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编辑人员不可能对收到的每一份信息都仔细分析,因此信息资料加上一个醒目的标题,既有助于引起本级领导的重视,也容易引起上级机关信息处理人员的注意。政务信息标题同其它形式的文章标题有明显的区别,它不象文艺作品标题那样形象、生动、含蓄、隐晦或富有哲理,不象新闻报道、一般调查报告的标题那样有主标题、副标题或引题,就是在标题的摆放位置上,也不象一般文章那样摆放在正文之上,除专题信息、专报信息有单独的标题外,一般信息条目的标题都是以“领头话”的面目出现,标题后紧接着就是具体内容。有的标题属于内容的一部分,有的标题本身就是一条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标题的制作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数字型数字最有说服力,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能充分表明信息本身朴实无华的特点,常来说明事情的结果、结尾或一个段落过后所取得的成绩。从信息标题的内容看,不穿靴戴帽,不转弯拐角,把重要的事实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在题目制作中找出全篇信息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数字,来表明信息的主题或基本含义。以达到直接了当,以点带面的效果。如:“××市7天时间小麦收割已完成80%”、“××市1-4月份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1.1%”、“××市1100名机关干部到农村入股创办98个高科技示范园”等标题让人看了直观明白,一目了然,不看信息内容就知道信息的中心议题。从信息标题的形式看,应当就实避虚,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避免出现“效果显著”、“形势喜人”“开门红”、“上台阶”等模糊的带有形容性字词。如“××市1-4月份国有工业形势较好”、“××市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等标题就非常模糊,不知道具体情况,比较起来就没有前者更有说服力。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反映工程进度、工作成绩等信息中较为常见。
(二)词汇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能使信息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常来说明事情的发展过程。从标题的逻辑性看,组织严密,有代表性,能说清信息的主题,讲清所要表述的观点。即:能统领全篇,不含糊其辞,真正能够起到一眼看去就明白这条信息要反映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重要的情况,所言之事的缓急程度如何等,让读者对整篇信息所要说明的措施能够全部掌握。在制作此类标题中且忌凭空产生,要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分析、整理,找出其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结论,用有代表性的词汇来代替。遇到较长的词组,尽可能的把它加以压缩、简化,经过压缩达到标题内容不能再削减,表达这些内容的文字不能再精炼的程度。如:“××市积极构建‘四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市实行合作医疗制推进农村卫生改革”、“××市推行‘四项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等标题可以直接看出整篇信息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中心内容,通过对信息标题的阅读就可以知道所要说明的目的。但此类信息标题要杜绝使用那些套话、大话、空话。从标题的语言看,不带有任何艺术色彩,不形容、夸张,不含蓄、婉转,更不晦涩朦胧。一般避免出现“强化措施”、“认真做好”、“从几个面入手”、“多种形式”等不能明确表述信息内容的词句。如:“××市强化措施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市认真做好农村卫生改革工作”、“××市从四个方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等标题虽然能说明问题,但显得平铺直叙,过于俗套,很可能因为题目的原因把这些好的信息变成常规性的、没有新意的信息,失去其内在价值。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经验介绍、工作措施等推介性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三)杂合型此种类型的信息标题是词句和数字并用,表述更全面、准确,通过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更能反映信息简洁、明快的特点。从标题的结构上看,更趋严紧性,逻辑性更强。制作此类标题时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来概括、综合信息内容的精华部分,以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让读者从整个信息的标题中就能了解整篇信息。如“××市实行‘党建督查单’制度基层组织整改率达100%”、“105国道××市段两货车相撞造成一死三伤”、“××两省联手加大省际交界地区计生稽查力度280多名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等标题能够充分反映出信息的梗概,达到不留悬念的效果。从标题的长短来看,不拖泥带水,罗嗦冗长。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使人不得要领,给人的印象也越模糊,使本来很简短的信息条文的内容显得头重脚轻,给人以不协调感,同时还会使题目与信息条文内容明显重复。反之,标题越简炼,阅读越方便,给人的印象也越深。因此,在此类信息标题的制作中要尽量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省略那些不必要的过程及细节。另外,这类信息标题在特定条件下,把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重要细节等反映在标题上,就可以单独成为一篇完整的信息。如:“105国道××(市)区段两货车因大雾天气于今日凌晨相撞导致1死3伤”这段话,如领导急需了解,这个标题就完全可以成为一篇信息。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综合性、突发性、动态性信息中较为常见。
(四)短语型此类信息标题不仅内容要有新意,而且标题要突破定式,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类信息标题反映的信息事实新鲜,其内容所含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在制作此类标题时,一要讲究语调、音节整齐,有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二要合乎语法,尽可能用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完整句,少用无主语句或感叹句之类。三要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要“顺”着写,一般不要用倒装句,尽可能使其节奏明快,有可读性。如:“××市强化五种意识、突出五项重点努力提高办公室工作的整体水平”、“××市积极构筑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基层干群建议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广大干群对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表示欢迎”等这类标题是在朴实基础上的新颖,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同时,要注意此类信息标题不要象报告和汇报材料那样写成“关于某某情况的报告”或“关于某某工作的汇报”,也不要采用“抓了几项工作”、“有几点体会”之类的写法,应当抓住其中最新鲜的事实,在标题中有所反映和透露,这就需要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此类信息标题一般在专题性、反映性、趋向性咨询建议性等类型的信息中较为常见。
三、主体的写作
在写作正文时,尽量使用概括性语言,尽量使用叙述性语言,不用议论语言,做到简洁明了。写作成效性的信息一定要有可比性,能反映地方或部门领导的政绩。写作新举措的信息,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立意新颖、有新意,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写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在写法上,能概括出并列几点的,就设置几点;不能概括出并列几点的,就全篇连为一体来写。一般情况下,这类信息文稿切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以致枝蔓过繁,淹没主题。开门见山,断头去尾。
1.事实交代清楚。在编写政务信息稿时,要在信息的主体部分把事实叙述得清楚明白,并保证准确无误。对关键的事实或有疑问的地方,要重新核对事实,不得发生错误,每一细节、数字、地点、时间等都应该核定,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2.层次要清楚。政务信息稿比其它文体精短,但层次也是有序的,相对来说,层次的安排比其它文体要求更高,更加紧凑有序。层次安排稍有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信息的质量。因此,我们在政务信息稿的编写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信息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精心安排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一层次说什么内容,各层意思的次序和地位,都要认识组织好。
3.观点要明确。政务信息是一种政治性较强的信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公然声明其目的是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人民群众利益服务,政务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的重要方面。在编写政务信息稿时,对文中每一个层次,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说明什么,必须观点鲜明突出,让人一看就明白。
4.运用好材料。在政务信息稿的编写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运用得当,可以突出主题,肯定观点;反之,就会使内容不切题义,使论证的观点显得没有说服力或说服力不强。一篇好的信息稿,运用的材料应该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在运用好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好背景材料。主要包括:对比性材料。对比性材料是拿过去与现代比,正面与反面比,实际与计划比,正确与错误比,此地与彼地比。运用这类前景材料,意在突出信息事实意义。说明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是指介绍与信息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等,它对理解信息内容,说明观点有加强的作用。注释性材料。注释性材料主要指必要的技术语、行业、习惯用语、有关方面的知识等,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信息的意义。
5.安排好材料的结构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的自然发展、时间先后来安排结构的一种顺序。这种写法的好处一般来说是层次清楚,使人对事情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二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事物的内在联系,问题发展逻辑来安排结构。这种写法的好处有助于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在编写政务信息稿的实践中,对一些信息特别是综合性信息,很难说它是单一的顺序,通常是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紧密地交在一起来编写的。
6.使用精准语言。一般地讲,政务信息稿的语言,除了应符合政府机关公文的“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等基本特征和要求外,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体现“准确、精练、明快、平实”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