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XX羊绒产业实现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贴牌产品向自主品牌、松散型经营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形成了集羊绒分梳、绒条、纺纱、制衫、面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现有羊绒企业 73 家。近年来,XX市按照“保产业、防风险、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围绕“瘦身压产、降债造血、优化重整”的基本思路,统筹谋划,成功引进浙澳资本入驻园区,通过以商招商模式,盘活现代纺织产业园原有纺纱、针织、亚麻等板块产能,带动10余家无毛绒分梳企业恢复生产,纺织产业发展展现新动力、实现新突破。
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强规划带动。编制完成《现代纺织产业园(XX羊绒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单一羊绒产业向“羊绒+”融合和现代纺织产业延伸发展,着力打造国际精品羊绒加工贸易基地、现代纺织之都、现代纺织业聚集区。二是加强政策引领。制定出台《XX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增长和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XX市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羊绒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提高及远销境外等方面给予补助奖励。近三年来,累计兑现纺织产业扶持资金2284万元。三是加强金融扶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体系,放宽准入条件,提高担保金额,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等方面贷款担保服务。积极落实《XX市羊绒产业金融扶持方案》《XX市羊绒企业生产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融资担保贷款力度,近三年累计为羊绒企业发放贷款约3.6亿元。
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对标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打造综合智慧服务平台,构建智慧园区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应用云计算、云平台、存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建设集政务服务、应用服务、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智能化、专业化、高效化、便利化水平,激活园区管理多维“经络”,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辐射带动优势,以“融合、便企、智能”为方向,主要针对现代纺织企业提供羊绒及其制品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标准验证与检测培训等服务,同时还提供羊绒及其制品的研发、提供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创业指导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等。2019年以来,为企业检验检测羊绒及其制品3312批次9180项,相继开展人才、政策等相关培训服务24次,平台注册服务机构81家,注册企业220家。三是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引育力度,投入近100万元先后与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合作举办了“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4期,培训高端管理人才近200人(次),累计举办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融资、现代电商以及专利申报、科技政策解读等各类专题培训班69期,培训人员6049人(次)。
坚持优化结构,加速升级,提升纺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突出产品品质提升。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严格执行质量问题追溯制度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责任。2019年以来,指导宁夏荣昌绒业、宁夏中银绒业、宁夏如意科技等企业起草6项纺织行业团体标准,发布企业标准2项,进一步完善了全国纺织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二是突出科技创新驱动。通过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行资源共享、互动合作,形成了一批先进生产设备、一批优秀产业工人、一批羊绒产业创新技术。创建宁夏羊绒产业院士工作站、宁夏羊绒产业专家服务基地,建成国家级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个。组织实施了10多项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区、市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争取实施区、市及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及一般科技研发项目38项,争取项目资金近2亿元,授权专利累计量达到4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3件。三是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武汉纺织大学新当选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先生加盟园区,重建宁夏羊绒产业院士工作站,全力落实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围绕“纺织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共计吸纳从业人员4393人,其中经营管理、研发、专业技术、高技能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421人,累计柔性引进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科研等各类人才272人。
目前,全市现代纺织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产业产能普遍发挥不足,产业规模大而不强、企业数量多而不优,品牌竞争力不显,产业复合程度不够等。下一步,XX市将努力推动建立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间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联合创新发展机制,与发达地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开展结对共建,开展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尽快完成现代纺织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工作,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的奖励、新产品开发的奖励、创名牌的奖励、引进人才奖励、扩大出口奖励等。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全球重要羊绒集散地和羊绒副产品加工基地优势,推动现代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