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市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启动实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达标处理后的矿井水可满足煤矿自身生产、生活需要,也可用于矿区生态恢复及农业灌溉,还可向其他企业生产、生活供水,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盘活闲置水域助力光伏发电。把闲置矿井水水域与新能源发展有机结合,利用矿井疏干水聚集湖的湖域建设,实现土地的空间集约利用,最大程度放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宁东电厂建成西北首个水面漂浮电站、中国首个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总装机17.94兆瓦,占湖面面积300亩。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可提供约2506.8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节约标准煤7643.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5吨。
二是聚焦产业延伸打造生态闭环。结合养殖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养殖基地畜禽粪污环境污染、周边煤矿矿井水治理难题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启动实施宁夏圣友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项目”和“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将白土岗养殖基地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解决养殖基地企业发展过程中畜禽粪污环境污染难题。对宁夏银星煤业有限公司以及周边煤矿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利用有机肥和达标矿井水,发展耐盐碱作物紫花苜蓿等植物,将周边荒置的盐碱地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荒滩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变绿洲,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建设天然湿地实现生态修复。为破解矿区矿井水外排与存储地少的突出矛盾,本着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不占用当地紧缺的土地资源的原则,以马家滩镇以南、盐池县冯记沟乡以西发现一块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的天然废弃的盐田、洼地为基础,实施马家滩矿区矿井水南湖工程,承接红柳煤矿、双马煤矿、石槽村煤矿、麦垛山煤矿、金风煤矿、金家渠煤矿6家煤矿外排矿井水,形成水域面积2.1万亩的湿地,在湿地周边种植树木6600余棵,形成长5000米、宽20米的林带,吸引了遗鸥、天鹅、鸳鸯、大雁等在此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