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XX市进一步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力度,逐人跟踪对接,通过稳定就业、灵活就业、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促进富裕劳动力就业。
一是建立就业台账,做到精准就业。根据贫困村(社区)劳动力资源结构、就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意愿、外出务工意向,建立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动态台账和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做到村村有方案、户户有台账,及时跟进、靶向施策,实现精准就业。根据各贫困村实际,积极培育运输业、建筑业等特色劳务中介组织,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内计划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围绕产业布局和贫困劳动力需求,采取“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使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接轨,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对就近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因地制宜开展棚膜蔬菜、禽畜养殖、手工编织等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开展电工、电焊、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和物流管理等就业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培训3000人以上。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推介岗位信息。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日”等活动及美丽XX、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加大劳务经纪人培训力度,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根据劳动力就业意向,结合周边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用工需求,采取“一对一”方式,逐人精准开展岗位推荐,XX养殖基地、扶贫基地及17家扶贫车间吸纳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近3000人。
四是做实政策兜底,切实保障就业。落实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在疫情期间出台的各类惠企政策,联合乡镇举办村企共建对接活动,利用自治区统筹开发的270个公益性岗位及61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困难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为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购买“铁杆庄稼保”,为城乡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