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小区组织架构,贯通小区治理体系。制定并完善《居民小区党支部职责》《居民小区党支部议事规则》《功能型党小组职责》等规章制度和议事协调机制,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提升居民小区治理能力的“4321”工作模式。根据社区分布及小区现状,撤销朔方路等14个社区党支部,成立朔方路等14个社区党总支,在190个居民小区中成立党支部50个,功能型党支部68个,功能型党小组162个,完善了四级组织体系,形成“一区一支多小组”的组织构架,同时根据各小区居住情况细分到楼栋,选任微网格“楼栋长”,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再延伸、全覆盖。
二是打造支部小微阵地,搭建小区治理平台。加快改造5个试点小区党支部微阵地,在原有基础上,坚持微调整,林秀苑党支部阵地已完成设置,支部议事活动已正式开展,下设的“小红帽”志愿服务等4个功能型党小组正在持续发挥作用;灵州花园一期党支部利用小区业主捐赠的园艺场老物件进行阵地改造,打造“园艺情怀,初心使然”微阵地;木华苑小区收集居民闲置的设施设备,完善支部阵地建设;西子湖畔微阵地改造即将完成。将34个支部微阵地设置在小区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小区物业用房等地,正在落实改造工作。需新建阵地11个,经协调文投公司已有5个居民小区党支部阵地与物业新建并联办公。
三是汇聚各方治理力量,夯实小区治理基础。按照人员向小区下沉、工作向小区下沉原则,发挥党总支、功能党支部、功能党小组的整合作用,将具有特长和积极性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及物业、业委会、包抓单位党员,通过补充完善功能党小组形式全部纳入小区治理队伍,由居民小区党支部统一组织领导。利用网格员补充,增加下沉人员。各社区居民小区共划分网格129个,现有兼职网格员73个,通过公开招聘网格员56名,目前招聘工作环节已结束,已到岗实践培训。
四是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提升小区治理成效。疫情防控期间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14个、临时党小组103个、工作组62个,做好疫情知识宣传、信息摸排、卡口值守、消毒消杀、隔离人员“四色”管控及四项服务等工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守好小区最后一道防线。清零无物业小区。将114个无物业小区整合为50个片区,由国有物业公司全面接管,进行打包服务。新建或改造物业管理用房和党支部用房,完善小区人防物防技防等机制和措施,实现城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在小区支部的引领下,部分物业公司服务管理更加规范、更加精细,能主动参与到小区的治理当中,主动解决居民所求所盼,提升了居民对物业公司满意度,提高了物业费收缴率,实现良性循环。通过议事协调,居民提、大家议、支部定,增加完善小区的休闲椅、充电车棚等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推行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和党员家庭挂牌工作,引导小区居住党员亮身份、显作用,做“全职党员”,积极发挥好8小时以外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治安防范、志愿服务等小区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