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三农”发展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XX县紧扣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有力促进了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上半年,预计实现一产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7.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945元,同比增长13.5%。
一是粮食安全底线有效保障。坚守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2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0.58万亩,其中:小麦1.88万亩,目前已收获1.12万亩5891.2吨,亩均产量526公斤,较上年增加35公斤、增幅6.9%,预计产量1万吨。
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坚持“六必访”“六必查”,入户排查监测3.16万户10.86万人。严格落实帮扶计划,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1户91万元,落实“富民贷”风险补偿金200万元,投放贷款2笔32万元,全县38户脱贫监测户73人,已消除风险16户38人。举办“晒被子•比孝心”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圆梦彩虹家园创业创新大赛”“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等各类活动186场次,开展慰问152次、帮办实事2705件。
三是绿色农业质效不断提升。加快实施新一轮制种大县、农发行7亿元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产业园改造提升项目,新建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2.56万亩,竞争性配置玉米制种基地29.39万亩。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建成蓼泉墩子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板桥北滩葡萄寒旱农业产业园1000亩,种植优质蔬菜9.2万亩,年生产食用菌6489吨。积极推广跨村跨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划新建牛羊养殖场区11个、和牛养殖基地 1个、生猪及马匹养殖场3个,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1.67万头、40.92万只。新培育示范性经营主体31家,新建冷链保鲜库14个9万立方米。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公司7家,流转土地13.84万亩,开展“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托管耕地30万亩。
四是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完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构建起“前端快速感知、中端及时调解、末端有效反馈”基层治理闭环管理机制。沿4条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布局建设屯泉小镇田园综合体、黑河腹地水生态治理修复、倪家营小彩社区等重点项目81项,完成投资7.8亿元。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改造提升要求,紧盯乡村建设三大类23项指标,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完成道路硬化38.7公里,架设路灯389盏,敷设污水管网12.7公里,完成电炕改造460户、改厕1343户,建设高质量住房示范点10个450户,建成风貌改造示范点23个114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