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指示要求,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业态、模式、机制,走出了一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被自治区列为全区首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试点县。
一、坚持政策引领,在顶层设计上突出政府主导,让农业托管服务有方向有保障
始终把托管服务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融合器、突破口,坚持政策驱动、三级助推、示范引领、提质扩面,真正实现了政策四两拨千斤、大户人人抢着干、托管增收有方向、基层发展有路径。一是坚持政策先行。在村集体产业发展、大户土地流转、农民进厂务工等方面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一揽子配套措施,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等,精准聚焦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农业生产托管作业服务面积达87.28万亩次,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65%以上,带动农户由过去的一家人几亩地、干一年收入低局面向土地流转有收入、进厂务工又收入、年底分红再收入的多元增收渠道转变。二是坚持聚合力量。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片、企业包户机制,形成党委政府共主导、乡镇部门全上阵、企业农户齐参与的农业生产托管大格局。组织18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服务,为小农户提供配方施肥、栽培种植等科学技术应用指导。协调夏能、沃益农、同德等企业开展订单生产、订单销售,带动服务农户2.75万户。三是坚持宣传发动。围绕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优品,举办“农民丰收节”“桑葚大集”“上滩韭菜节”“醉美梧桐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农村活力,拓展产品市场,撬动农业消费。利用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广泛宣传托管服务政策,全面调动乡村组织、企业投入、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坚持示范引领。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促销售,示范带动、由点及面,培育了农利达、鑫旺、沃益农、同德机械等148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移民区开展养殖托管和圈舍流转,托管奶牛721头、羊4000只,年分红近300万元。通过“聚力贷”、小额信用贷款、产业基金等扶持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奶牛和滩羊托管,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带来的红利。
二、坚持因势利导,在服务模式上突出创新多元,让农业托管服务有动力有活力
坚持托管主体多层次、服务内容多元化、创新机制多形式。一是打造“2+1”产业融合模式。积极构建“产业基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乡村旅游)”机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产值超过50亿元,开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建设田园综合体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二是打造“3+1”生产服务模式。按照“种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帮助农民把钱赚”思路,构建“龙头企业、股份合作、土地入股+代种代收代销”种植经营模式,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得到广泛认可,“农业生产托管就是好,老乡不用满地跑;托管也有菜单选,耕种防收随你点”成为农民的共同心声。三是打造“4+1”利益共享模式。针对种植业“效益低、兼业化”和养殖业“传统比重大、转型升级难”问题,构建“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订单产销”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耕、种、防、收全过程托管服务,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四是打造“5+1”科技创新模式。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科技团队、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研发应用机制,挂牌成立“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专家)宁夏XX工作站”,率先在全区推广奶牛胚胎繁育技术,完成克隆受体牛移植120头、胚胎受体牛移植411头。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7.9%以上。
三、坚持统筹推进,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因地制宜,让农业托管服务有规模有效益
围绕粮食、瓜菜、奶业、长枣、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推行“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半程托管”“网格式居家监管”“引领式包销代管”等农业生产服务模式,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粮食生产方面,以“保姆式全程托管”为主,托管面积超过65%,实现品种、机械、管理、技术、销售“五统一”,确保了优质粮食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27.8万亩,使得昊王米业位列全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兴唐牌有机大米连续三届蝉联“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奶产业发展方面,以“引领式包销代管”为主,立足“黄金奶源带”优势,成功引进蒙牛乳业、中粮饲料等百亿集群项目,通过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相互持股、签订包销协议,吸引社会投资超过35亿元,建设规模养殖企业210家,稳定企业奶源供应、增强奶农养殖信心,奶牛存栏16万头,牛奶指标高于欧盟标准,产业实现每年12%的速度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高端奶之乡建设。瓜菜种植方面,以“菜单式半程托管”为主,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菜单式、点单式组织生产,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社会化综合服务,形成郝家桥设施蔬菜、梧桐树露地蔬菜2个核心产业带,实现瓜菜产量超过20万吨,“尚品上滩”韭菜、“莎妃”蜜瓜、沙坝头西瓜等“走俏”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每年仅订单销售达10万吨以上。长枣种植方面,以“网格式居家监管”为主,依托长枣研究院、合作社、产业协会,规范栽植、施肥、采摘、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室内全程网上监管,严把质量关、确保高品质,长枣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配套设施长枣2000多亩,确保了一年四季都有鲜枣,仅“好想你”公司2021年销量就达3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