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市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双减”工作作为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用好加减法,在健全机制、强化监督、优化服务等方面做足功课,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是加强课后服务机制建设,减少校内作业数量。制定《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出台《XX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试行)》《XX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费使用管理办法》,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各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统筹课后服务内容和教师资源,开展课业辅导和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课后服务参与率达85.9%。制定《作业布置管理办法》《作业管理制度》《校内作业审查公示制度》等,将书面作业同探究式、实践类、阅读型作业相结合,推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健全“三禁三控三加强”校内作业减负机制。
二是加强培训机构监管,减轻校外作业负担。制定《XX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常态化巡查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教体局领导、责任督学、校长、教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督查的“四包”责任制,常态化、网格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督查治理。完成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利性转非营利性工作,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2.31%。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政府指导价,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各校外培训机构与资金监管银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隐形变异培训、无证培训等违规行为进行排查,查处违规培训黑机构13家。截至目前,现有校外培训机构60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5所)。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服务,减轻家长焦虑情绪。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统筹协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普惠性公益咨询服务,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阵地优势,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阵地,构建了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指导,学校、年级、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围绕学生学业、身心发展、思想变化等状况进行家校沟通,共同研究提出学生学业指导和教育引导建议,努力突破“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推进个性化、多元化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