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创新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

时间:2024-10-24 00:0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今年以来,XX市全面贯彻上级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固根基、兜底线、保民生为出发点,以政策盲点、救助漏点、服务弱点为问题导向,立足基层深入研究,抢前抓早科学谋划,突出民意重在实践,严抓过程跟踪问效,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明确标准,科学编制项目。专门印发《XX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市级一中心、乡镇(街道)一站和统一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三统一”原则,配备到位专兼职社工34人(其中专兼职22人),完成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和8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挂牌运行。同时,紧扣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城乡困难老人、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按照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资金不超过当年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总量的3%,从社会救助资金中拿出120万元,公开招标采购3家区内专业社会组织引领乡镇(街道)社工站在22个村(社区)铺开服务类社会救助。

二是聚焦重点,悉心救助服务。制作《民政社会救助政策资料汇编》《民政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流程操作指南》,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乡镇(街道)社工站,坚持专家讲座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积极开展以社会救助为中心的政策宣传,8个乡镇(街道)社工站、3家专业社会组织、18个备案类社会组织162名社工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了打击养老诈骗、“贯彻保民生20条硬措施”“救助政策进万家 党的温暖记心头”“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为流浪乞讨人员送清凉”等宣传服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5000份,送发清凉爱心包100个、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用品43份,覆盖2.2万人次。

三是创新模式,拓展服务成效。积极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发动银川慈善总会、云策(宁夏)数据咨询公司、晓花爱心促进会以及民革爱心人士向困难群体捐赠米面油、学习用品大礼包等。积极开展心理疏导、上门探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等关心关爱服务,504名低收入家庭得到了临时救助,422名符合条件民政对象纳入了救助保障,190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到了助浴、打扫卫生等服务,582名少年儿童在“五月康乃馨 爱心献母亲”等系列关爱活动中享受了节日快乐、得到了关爱教育,让困难群体在“亲情式”服务中充分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XX市创新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