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四种模式” 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乡村振兴

时间:2024-10-24 00:0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XX市围绕“农民专业化、农业特色化、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坚持托管主体多层次、服务内容多元化、创新机制多形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是打造“2+1”产业融合模式。积极构建“产业基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乡村旅游)”机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产值超过50亿元,开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建设田园综合体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打造“3+1”生产服务模式按照“种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帮助农民把钱赚”思路,构建“龙头企业、股份合作、土地入股+代种代收代销”种植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蒙牛集团、兴唐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科技示范、设施蔬菜、草畜产业、设施林果、移民增收五大基地,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是打造“4+1”利益共享模式。针对种植业“效益低、兼业化”和养殖业“传统比重大、转型升级难”问题,构建“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订单产销”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从耕到收全过程托管服务,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生产托管作业服务面积达87.28万亩次。四是打造“5+1”科技创新模式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科技团队、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研发应用机制,挂牌成立“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实践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专家)宁夏XX工作站”,率先在全区推广奶牛胚胎繁育技术,完成克隆受体牛移植120头、胚胎受体牛移植411头。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7.9%以上。

XX市“四种模式” 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乡村振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