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三项举措锻造优质就业服务促增收

时间:2024-10-24 00:0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今年以来,XX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力优化用工服务,深化创业创新、强化就业援助,千方百计扩渠道、提技能、促就业。

一是推动城镇新增就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就业优先“稳就业”。通过开展劳动力调查,积极挖掘本地劳动力,摸清重点产业用工需求,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全力保障重点产业用工需求。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惠企政策,减轻企业经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创新创业“带就业”。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沙龙活动,激励创客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用足用活各类创业贷款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鼓励个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积极创业。全年发放创业贷款不少于5000万元。突出重点群体“保就业”。持续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服务,积极落实“三支一扶”、事业单位实习、企业见习等政策,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继续为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支持鼓励通过早市夜市、便民摊点、特色小店等方式灵活就业,符合条件的进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将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困难退役军人列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范围,建立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就业台账,动态掌握就业情况,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帮助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提供精准服务“帮就业”。建立求职需求、用工需求、培训需求“三张清单”,实现动态管理,精准服务。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渠道加大政策解读和用工信息宣传力度,精准推送招聘信息;线下开展招聘服务和小型化、灵活性现场招聘活动,满足不同就业群体需要。持续推进“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开展线上线下劳务对接和招聘活动不少于40场次;依托美丽XX、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信息专栏,每周发布不少于3次用工信息,增加群众就业信息知晓度。

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职业介绍带动一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职业介绍渠道,围绕“三大产业”“五个特色产业板块”,通过举办群众家门口招聘会、微信群实时推介、发放宣传彩页等方式,对未就业的劳动力提供2-3个可选择的就业岗位,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劳务组织转移一批。举办1期劳务经纪人培训班,不断壮大和稳定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鼓励有条件的村成立村级劳务公司,将劳务公司神经末梢延伸到基层。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化“XX纺织工人”“XX城南工人”劳务品牌创建,组织求职者前往企业工厂实地招聘,“点对点”进厂务工,提高转移就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优质企业吸纳一批。通过和区内外大中型企业洽谈对接,与人力资源公司、劳务协会建立有效联系,积极搭建劳动者与企业用工的有效对接平台。梳理现代纺织产业、白土岗养殖基地岗位需求,开展一系列帮扶企业招工用工服务活动,吸纳劳动力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一批。依托24家帮扶基地及车间多方面、多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入户宣传帮扶车间用工信息,引导未就业劳动力到帮扶车间就业。务工保险保障一批。将“铁杆庄稼保”与城乡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健全各单位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合理分解目标任务、每周统计工作进度、按月督查通报完成情况、多角度宣传政策内容等措施,持续推进“铁杆庄稼保”参保扩面,织密劳动力转移就业“安全网”,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三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政策,推进实施XX产业工人培养计划、企业学徒培养计划、农村劳动力精准培训计划、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教育培训计划、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等六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注重培训效果,以取证率、就业率、增收率检验培训成效。加强与职教中心合作,设立见习基地。2022年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500人。

XX市三项举措锻造优质就业服务促增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