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四项措施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0-24 00:0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近年来,XX市持续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以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积极探索质量可靠、产销对接、保障有力的电商发展之路,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软件与硬件兼具,产业谋在“高处”。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契机,高站位谋划电子商务产业。定调子,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示范引领、产业为基、品牌为要、增收为本”,打造农村电商健康发展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工作基调。明路子,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XX市农村电子商务筑梦计划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优化布局、联动产业、强化应用、增强辐射,不断扩展应用行业和领域,持续提高综合应用水平。搭台子,组建XX市数字商务协会,吸纳52家电商企业,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氛围;建成2.6万㎡的集办公、展示、直播、仓储、货运一体化操作的数字经济产业园,为电商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建成3390平方米的集物流分拨、仓储转运、邮件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仓储物流分拨中心,畅通城乡大动脉、疏通乡村微循环。

二是培养与培育兼施,模式重在“新处”。注重人才培养、服务培新、品牌培育,汲取新发展理念,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打好人才牌,培养电商筑梦导师20余人,打造助农先锋达人及营销团队60余人,精准开展抖音制作、文案写作、外出研学等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8500余人次。打好服务牌,提供三年孵化期内免费办公场地,并给予特色品牌培育、商标注册指导、产品包装设计、产品照片拍摄等“保姆式”服务,新培育电商企业51家。打好特色牌,注册发布“灵性山河”公共品牌,品牌服务覆盖大米、牛羊肉、长枣等多个产业;培育出“西域沃土枣花蜜”“宁羴源牛羊肉”“XX长枣”等网红品牌,提升了电商产品辨识度和附加值。

三是传统与时尚兼用,营销解在“难处”。积极开展互联网+产业融合,联动线上线下,推动XX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炒热点,围绕“6·18”“双11”等购物热点,积极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网络直播、明星带货、市长带货等多种网络营销模式,带动XX粮蔬果肉奶等绿色农畜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超3亿元。抓节点,举办“年货盛宴·寻味灵州”2021年线上电商年货节、“莎妃蜜瓜·甜蜜之约”520乡村文化旅游节、白芨滩林场春雪毛桃采摘节等多种活动,吸引线下游客数万人,累计带动线上销售额达5400万元。挖卖点,挖掘XX长红枣、“兴唐”大米、梧桐树西瓜、马家滩羊肉等拳头产品卖点,推进大批XX农产品“出圈”,登上各省市餐桌,XX长枣也借助跨境电商出口泰国,打开了国际市场大门。

四是服务与治理兼融,基础夯在“实处”。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前哨”,打通服务群众末梢。资源整合优服务,整合乡村便利店、企业展厅等现有资源,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60个,在开展电商、物流服务的同时,提供金融、农资销售、社保缴费等便民服务,叠加旅游、驾校、保险等多种便民服务,将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成全村信息中心、便民中心、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电商引领助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电商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互联网+农业+农户”,通过引导农村电商企业站点集中收购网销农产品、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开设网店、“网上大集”日常直播等模式,打通产地资源,实现农产品外销,促进农户增收。企业服务站点收购销售周边农产品年金额达5100万元,带动12820人家门口就业。积分超市换财务,将积分超市整合进电商服务站点,当作农村电商产业的增值业务来抓,建立积分超市85个,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正向激励模式。

XX市四项措施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