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XX市金融工作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在稳增长中防风险,不断加强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重点金融支持力度,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聚焦智能制造产业、“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四个百万工程”和园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出台《2019年银行业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信贷支持力度,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培黎国际职业学院建设、热电联产管网工程、海升集团高标准智能温室二期、甘州区黑河水电万头奶牛养殖场及光伏发电、民乐金山水库等80个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达120.33亿元;农发行XX分行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重点投放贷款27项52.25亿元,中国银行为张扁高速、昆仑生化、交投物资等交通、基建项目投放贷款13项24.71亿元,农业银行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农业新型业态发展为重点投放贷款14项23.69亿元;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银团贷款,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农发行XX分行等5家银行组成银团,为甘州区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投放贷款2.76亿元,项目二期14.7亿元贷款已进入评审阶段。截至10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44.97亿元,比年初增加5.69亿元。
二是着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制定《进一步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着力改善融资服务、降低贷款门槛、破解企业贷款难题,千方百计“帮企业、活银行、兴经济”。市、县区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座谈会33场次,现场解读金融信贷政策、发布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分类别、点对点解决企业贷款难题。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投放力度,落实特色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260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96笔26.90亿元,其中甘肃金控XX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发放贷款55笔8.35亿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转贷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解企业还贷压力。1-10月,辖内各银行为暂时还款困难企业办理转贷业务551笔63.32亿元、无还本续贷业务518笔55.23亿元,如兰州银行XX分行为雪源啤酒原料、甘州区下寨奶牛养殖、天润汇丰农业发展等19户还款困难企业11931.99万元贷款给予转贷支持。建立企业贷款应急周转帮扶机制,为暂时还款困难的59户企业4.23亿元贷款提供转贷调头支持,如甘肃银行XX分行申请甘肃金控集团“倒贷基金”,为鹏程工程机械、永盛文化旅游发展等16户企业转贷贷款17128万元;高台县设立应急周转金2000万元,为方正节能科技、振羽雁业等8户企业转贷贷款3680万元。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积极破解畜牧养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协调海尔融资租赁公司、招商银行兰州分行对万禾公司、玺峰公司2户肉牛养殖企业10013万元贷款给予延期还款支持,帮助企业化解燃眉之急。
三是谋划债券发行推进直接融资。加强直接融资专业知识和操作实务培训,推荐7户重点企业参加全省直接融资培训班,组织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资产证券化、融资管理等业务培训班2期,着力提升直接融资意识和运用各类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能力。积极培育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支持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至目前,市城投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有序推进,发债申报资料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核,预计发行企业债券13亿元;黑河水电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进展顺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进驻企业开展尽调,预计融资4亿元;民乐县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债发行完成可研报告、环评报告、发债计划书等基础工作,已在国融证券公司立项,预计发行项目收益债5亿元。
四是加强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建成乡镇金融服务站59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696个,配备服务人员1757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人员岗位培训,累计培训乡镇干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工作人员2255人(次),金融政策宣传、金融知识普及、农业保险推广等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有效开展。10月末,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4.05亿元,赔款支出5.56亿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411.04万元,提供风险保障7.52亿元,支付赔款3012.67万元;人保财险XX分公司大力推广农业保险、扶贫保险、家庭财产和民生救助等保险产品,实现保费收入3.53亿元,支付赔款2.10亿元;中华联合财险XX分公司、人寿财险XX中支公司等保险机构积极承保设施蔬菜、高原夏菜保险,全市承保面积达到3.71万亩,实现保费收入499.03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14亿元,支付赔款431.68万元。
五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部署开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百日攻坚”行动,市、县两级上下联动,支持银行采取各种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续贷通”“无还本续贷”等信贷产品,有效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率,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职责明确、防查打并举、重在治本”总体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全方位、一体化开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遏制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扩散蔓延,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排查各类组织机构4709个,发现风险线索3条,摸排苗头性问题17条,采取约谈、责令整改和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及早处置。严查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检查广告信息3708条,非现场监测各类广告资讯信息3795条,对疑似发布涉嫌非法集资广告信息的26户经营主体进行约谈。
六是推动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成立甘肃金控XX融资担保公司,辖内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有效补充的融资担保体系,融资担保能力不断增强,在保贷款余额达到18.36亿元。积极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组建成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分局,保险业纳入市级监管体系;将融资担保、典当机构监管职责划入市、县区政府金融办,地方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推动市、县区政府设立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全市金融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各银行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和小微企业特点,推出“经营快贷”“小微易贷”“兴陇合作贷”等18种创新信贷产品,发放企业贷款35.91亿元;工商银行XX分行、建设银行XX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银税互动”,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48笔7.32亿元;人保财险XX分公司积极推广“扶贫100保险”“和谐XX2元民生保险”,全市承保人数达到96.86万人,理赔金额232.05万元;平安财险XX分公司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推出“1+1+N”产业扶贫信贷模式,为山丹县4户企业投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