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再上新水平

时间:2024-10-21 18:04 作者:信息简报写作网 字数: 字

突出“五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再上新水平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要求,在坚持完善传统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度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在全省考核中位列第四名。主要做法是:

一是积极推进决策公开。先后制定出台了《张掖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张掖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关于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的通知》《张掖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异议申请审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推动决策公开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在相关政策制定前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广泛征求县区、部门、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由市政府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市政府专门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二是积极推进执行公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及阶段性成效、后续举措。今年以来,对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和经济指标责任分工、工作目标、工作时限、工作要求在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并对为民办实事情况进行了全面公开,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将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确保落实到位。坚持在门户网站全面公开规范性文件,至目前,市县(区)两级政府制发的各类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涉法性文件全部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制定程序规范,公众参与到位。

三是积极推进管理公开。不断健全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及时动态更新,方便公众获取和监督。认真对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清理公布事项,分阶段分批次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服务收费、政府基金以及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专项清理,及时公开清理调整结果。不断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健全完善了企业诚信体系,通过“信用张掖”网站和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市一张网”,积极推进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企业异常名录和市场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对政府各部门做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的文号、依据、项目名称、处罚事由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市县(区)两级均建立“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市场主体信息库,基本实现了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四是积极推进服务公开。对进驻各级政务大厅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各类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全面公开了办事依据、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办结时限、监督渠道等内容。对全市行政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进行了集“网上审批、查询、预警、防控、问责”为一体的升级改造,初步实现办事公众“网上申报”、政务大厅“窗口受理”、审批事项“网上流转”、部门科室“后台办理”、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的网上行权服务模式。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建成张掖市政务服务数据交换平台,认真做好网络技术对接,将甘肃权力事项管理系统中张掖市县区的1740条行政许可类事项和4031条其他行政权力信息全部导入张掖市行政审批系统进行“网上行权”,实现了省、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市政务中心开通了市县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将市县区所有办理事项、办事指南、办理结果均通过网站、手机进行查询。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开发手机客户端远程审批、短信告知服务、自助终端打印、审批业务绩效评价等智能化功能,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五是积极推进结果公开。加强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重点公开发展目标、改革任务、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事项的落实情况。依法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不断强化财政、审计等专项监督,扩大社会监督渠道。强化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加大政府文件、三公经费、重大政策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增强公开实效,细化公开内容,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政府信息。充分发挥网站互动平台功能,及时发布信访信件公示,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强化网民意见和建议的应用及反馈,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针对人民网网民留言等栏目,及时由相关部门予以答复处理,并跟踪落实到位,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随时关注掌握舆情动态,对重大舆情及时进行研判处置。制定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突出“五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再上新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