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政务服务打破区域“壁垒” 打造“10分钟便民

时间:2024-10-24 00:00 作者:admin 字数: 字

    今年以来,XX市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为契机,聚焦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难题,多措并举打破地域阻隔、打通信息壁垒,创新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乡通办”“跨村(社区)代办”,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圈出居民幸福感。

一是以服务为导向建强阵地。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便民化服务要求,打造具有XX特色的“百事通办”(百姓事可通办、百件高频事项可通办、窗口人员百事通)民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梳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窗口布局,将民政、社保、医保、残联等多窗口单一受理转变为一窗式综合受理,大大缓解个别窗口“拥挤”现象,开启“全科综合窗口”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在各村(社区)建成“邮政+电商+政务服务”便民代办点,梳理48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代缴代办,实现就近服务100%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以服务为抓手靠前服务。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到为民服务实践中,成立红色“店小二”服务队,提供“保姆式”服务,主动关心关爱年老体弱、残疾人群,服务靠前,上门为他们做好社保认证、医保缴纳等“掌上”服务;创新开展“我是办事人”换位体验活动,对窗口进行“服务体检”,收集有效意见建议14条,及时发现、纠正、处理办事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白土岗乡养殖基地制作项目审批流程图,明确入驻的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审批流程、审批材料、联系方式等事项,有效规范审批程序,极大提高办理效率,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三是以服务为中心打破区域壁垒。为给老百姓搭建“家门口”办事平台,创新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群众“异地办、就近办”提供更有力的服务支撑。XX市率先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民政、就业、卫健、社保、医保、残联等行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逐步扩大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采取“异地收件、后台流转、就近办理”的模式,实行“一窗对外”,受审分离,集成服务,群众办事不再受辖区限制,可根据居住地自由选择在就近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或村(社区)代办点进行业务办理。如马家滩镇大羊其村属偏远山区整体搬迁至郝家桥镇区域内居住,到户籍地办理需跑80公里,现在村民可就近到郝家桥镇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

XX市政务服务打破区域“壁垒” 打造“10分钟便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